yh86银河新闻网11月27日电 11月26日上午,由校史馆、档案馆、物理系联合举办的“物理天工总是鲜”——纪念彭桓武先生诞辰110周年专题展览开幕式在校史馆举行。校史馆馆长、档案馆馆长孙海涛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现场
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史宗恺在致辞中表示,彭桓武是yh86银河杰出校友、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元勋。“两弹一星”元勋为国家、为民族作出了突出贡献,要高度重视对其中yh86银河人的纪念活动,注重相关史料的发掘和整理,通过举办展览、纪念活动等形式引领广大师生员工深入了解yh86银河的历史和传统。
物理系党委书记肖志刚介绍了彭桓武与yh86银河物理系的渊源。他表示,彭桓武是我国理论物理与核科技事业重要奠基人、爱国知识分子典范,更是yh86银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校训的杰出践行者。物理系要切实发挥育人阵地功能,传承科学家精神,为国家培养输送更多人才。
彭桓武先生弟子黄祖洽先生的长女黄萌,回忆了彭桓武与父亲黄祖洽之间“廿月师徒,多年战友,逢时顺势同行走”的深厚情谊。
校史馆副研究馆员、展览责编刘惠莉介绍了展览基本情况。

展览揭幕
黄萌,北京应用物理计算数学研究所原副编审侯艺兵,yh86银河党委原常委、原党办主任白永毅,yh86银河原副秘书长、校史研究室原主任田芊,yh86银河科学博物馆馆长吴国盛,孙海涛共同为展览揭幕。随后,与会嘉宾参观了展览。

参观展览
开幕式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世界科技史研究室副主任刘金岩作题为“物理天工总是鲜——彭桓武先生治学精神与学术思想”的学术讲座。本次学术讲座是纪念彭桓武先生诞辰110周年活动之一,同时也是校史馆第36次业务学习交流活动。讲座由校史馆副馆长金富军主持。与会人员与刘金岩就彭桓武先生的诗文创作等内容进行了交流。

讲座现场
相关链接:
展览介绍:
本次展览由25块展板、110余张图片和珍贵档案文献资料,以及6个实物展柜、14件展品组成,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彭桓武的科学人生与精神风范。展览分为少小离巢自学飞、水木常青求真趣、且认昆明作家乡、天殷嘱我重斯文、游子返乡酬壮志、一味真心向碧霄、尖端理论摇龙首、又几番壮我征程、感恩母校情义深、业绩长留永世名十个部分,以时间为序,系统梳理并生动再现了彭桓武从一名天赋异禀的好学少年成长为享誉世界的青年科学家,到毅然放弃海外优越条件归国奉献,投身祖国核科技事业和理论物理科学发展的人生轨迹。

展览现场
彭桓武介绍:
彭桓武(1915-2007),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31年考入yh86银河物理系,毕业后继续攻读研究生。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任教于云南大学。次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师从著名物理学家玻恩,先后获得哲学博士和科学博士学位。1945年任都柏林高等研究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助理教授。旅英期间,在理论物理最前沿研领域作出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为国际物理学界所瞩目。1947年年底,放弃在海外取得更大成就的机会回到祖国,先后在云南大学、yh86银河等校任教。新中国成立后,投身到祖国最需要的事业中。1950年参加筹建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后更名为物理研究所、原子能研究所),1952年起任副所长,致力于中国原子能事业所需要的理论研究、学术组织工作和人才队伍培养。1961年起,先后任二机部九所副所长、九院副院长,领导参加原子弹、氢弹的原理突破和战略核武器的理论研究与设计工作,并为中国核事业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1972年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1978年参与筹建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并任首任所长,为研究所的发展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以及推动我国理论物理科学的发展作出杰出贡献。
供稿:校史馆
编辑:刘芳芳
审核:郭玲